“计划经济时期,所有的票证都是国家下放,每个月数量都是固定的,一个萝卜一个坑,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。”
“厂领导为了跟工会申请这两张购物票,可是顶着很大的风险,你既然同意做代课老师,那就多用心。”
“不要小看这些低学历的职工,他们虽然学历低,但自身工作技能过硬,都是厂里的中坚力量。”
“未来你进了外贸局,注定跟工厂打交道,他们都可能成为你在机电厂的助力。”
郑春雷见李华麟收起了购物票,一副生怕别人抢走的模样,不由露出一丝笑容。
见郑秀秀已经往桌子上端菜了,便起身来到柜子旁,拿过一瓶白酒放在桌上:“今天在这吃吧,陪老师喝两杯。”
李华麟挑了挑眉,搬过椅子让郑春雷落座,遂坐到他的身边,拧开白酒给二人倒上,笑道:
“老师,之前做代课助教,不是厂领导盯上我,是你推荐了我,还有这次也是,对吧?”
郑秀秀的手艺不错,油炸花生米,干炸小黄鱼,大葱炒鸡蛋,白菜土豆片,外搭一盆肉汤,倒也是色香味俱全。
她把菜上了桌,便端来饭盆,给三人盛饭,皱眉道:“爸,华麟才多大啊,你就让他喝酒,有你这么当老师的吗?!”
“酒这东西小酌怡情,华麟上了大学,那就是成年人了,成年人喝两杯白酒,无伤大雅。”
“倒是你妈,这个点了怎么还不回来,又加班了?”
郑秀秀坐在了椅子上,给李华麟的碗里夹了一大块鸡蛋,闻撇嘴道:
“老夫人那工作性质,您还不清楚吗,这个点没回来,肯定是医院里又有加急病人了呗。”
“放心吧,我在厨房留了菜,等妈回来了给她热热,饿不着她。”
在郑春雷家吃过了晚饭,又闲聊了一会,李华麟便回家了,
一回家就钻到了父母的卧室里,怼着赵雅琴的脸问道:“妈,咱家还有多少工业券?”
赵雅琴正在织衣服,闻皱了皱眉:“没多少了,你要干嘛用?”
李华麟从兜里取出自行车票和手表票,对着赵雅琴和李国忠晃了晃,笑道:
“机电厂重聘我去做代课老师,给低学历的职工补课,厂领导怕我来回跑耽误时间,就申请了票证。”
“钱我有,现在票也有了,可我没工业券啊,咱家里工业券要是够,先匀我点。”
赵雅琴一把抢过票证仔细打量着,遂用拳头怼了李国忠一拳:
“你看见没,咱俩当初为了摇个缝纫机票,排了多久?”
“还的是老六,就给人家补补课,俩票到手了!”
罢,她踩着床边扶着墙,摸着柜子顶上的红皮箱,将皮箱拎到床上,用钥匙打开锁头后,取出一个小布包。
布包打开,里面是毛票和各种票据,赵雅琴把工业券都挑了出来,数了数不由皱眉,望向李国忠:
“你去老萧和老赵那问问,他们家有没有多余的工业券,跟他们串点,就说咱儿子要买自行车。”
“那玩意谁家能有余富的,缺多少,不行让老二在单位里问问呢?”
赵雅琴把手里的工业券丢给李国忠:“一块表要5张工业券,一辆自行车15张工业券,咱家就十六张,还差几张。”
李国忠坐直了身子,拿过工业券数了数,不由皱眉:“天鹅表和孔雀自行车,两个加起来十六张足够啊,借啥借?”
“自行车和手表都是必需品,以后要用很久的!”
“咱儿子是大学生,还是市文科状元,毕业后那是要进外贸单位的,搞不好还要跟那些老外接触,你让他带本地牌?”
“就这么定了,儿子第一块表必须魔都牌,自行车也要凤凰的,不就是差几张工业券吗,咱们咬咬牙,咋的都省下了。”
李国忠抹了抹脸,遂对着李华麟道:“去把你二姐叫来。”
“爸妈,你找我?”
片刻后,李华安穿着睡衣推门而入,见父母坐在床上数票子玩,不由多了几分疑惑,
待看到单独分出的自行车票和手表票,顿时乐了。
“单位发票证了,两个呢,你们排了多久啊,还是摇号摇的?”
“这是老六的,机电厂重聘他去做代课老师,怕他学校厂子两边跑,赶不上时间,特意申请的。”
“我的意思呢,买块天鹅表,配一辆孔雀自行车算了,你妈非得说魔都表上档次。”
李国忠话说了一半,把工业券,购物券,大团结平铺在床上,对着李华安眼神眨啊眨的,